最近港股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,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过山车,让人心跳加速,紧张刺激。这不,就在4月7日,全球股市迎来了“黑色星期一”,港股市场更是成了重灾区,恒生指数单日暴跌3021点,跌幅高达13.22%,直接失守了两万点这个心理大关,创下了历史最大点数跌幅。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啊!
暴跌背后的“黑手”:美国对等关税

说起来,这场暴跌的导火索,还得从美国对等关税说起。随着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,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迅速升温。摩根大通数据显示,上周五全球对冲基金和杠杆ETF以极快速度抛售了超过400亿美元的股票。高盛报告也指出,全球多空对冲基金经历了近15年来最大的净抛售,市场情绪达到2011年以来最悲观的水平。
港股市场首当其冲,科技股和蓝筹股全线重挫。小米集团暴跌超20%,阿里巴巴跌近18%,京东、美团、腾讯等科技巨头也未能幸免。金融板块同样遭受重创,中金公司跌超20%,中国银河、中信建投跌超19%。消费电子、生物医药、汽车、光伏等出口导向型行业齐挫,地产、餐饮、航空、电信等行业也大幅走低,甚至具备避险属性的黄金股也未能逃脱暴跌命运。
资金加速出逃,沽空情绪高涨

这场暴跌,资金加速出逃的迹象明显。恒指全日成交额高达6208.98亿港元,创下去年10月8日以来的新高,显示出资金加速出逃的迹象。沽空金额更是飙升至805.41亿港元,占恒指成交额的12.97%。腾讯控股、小米集团、阿里巴巴成为沽空金额前三的个股,分别达到67.43亿港元、56.17亿港元和52.37亿港元。市场空头情绪高涨,多头毫无反抗迹象。
全球股市联动下跌,恐慌情绪蔓延

港股暴跌并非孤立事件,全球股市均陷入恐慌性抛售。亚太市场中,日经225指数收盘跌近8%,韩国综合指数跌5.57%,台湾股市重挫9.7%。欧洲股市也未能幸免,德国DAX指数、法国CAC指数、英国富时指数均一度跌超4%。美国股指期货同样表现疲弱,道指期货跌2.65%,标普500指数期货跌2.97%,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3.06%。A股市场也受到拖累,三大指数全线下跌。创业板指暴跌12.5%,创下史上最大单日跌幅,沪指失守3100点。
未来展望:不确定性主导市场
短期内,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何时能够平复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叠加全球经济衰退风险,使得市场情绪极度脆弱。这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啊!
不过,在这场暴跌中,南向资金却逆势掀起扫货潮。自4月以来,南向港股通资金已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金额在百亿港元以上。4月8日,南向资金净流入153.73亿港元,大幅净买入小米集团、腾讯控股、中国海洋石油、中芯国际、泡泡玛特。这一现象背后,是短期风险与长期价值的博弈,更是全球资本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重新定价。
这可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啊!看来,在这场暴跌中,还是有那么一些“逆行者”在默默抄底,为市场注入了一丝暖意。不过,未来市场走势如何,谁也说不准,只能静观其变啦!这可真是让人又紧张又期待啊!